長江商報消息 有媒體報道稱,教育部高校轉型改革方向已明確,國家普通高等院校1200所學校中將有600多所轉向職業教育。不得不說,這條消息影響巨大而且深遠。
  中國的大學生甚至博士生的數量都是世界第一的,但是社會上最需要的動手能力強的工程師,還是嚴重不足。近日,重慶市舉辦“美麗中國校園風采”活動展示了現在小學生的奇思妙想。匯龍小學五年級的陳渝等幾位小朋友設計了一款太陽能雨傘,引起很多家長的圍觀。他們在一把普通的雨傘上加裝了太陽能電池板,即使陰天也能帶動一個小風扇,還可以給手機充電。這種“小小工程師”的動手能力令人拍案稱奇,如果我們培養的大學生大多數具備這種動手能力,我們從“製造大國”向“製造強國”的轉變就不愁不能完成。
  在這次高校轉型中,民營經濟能否分得“一杯羹”呢?不是說“非禁即入”嗎?最近15年來,民辦高校通過各種形式,特別是民辦大學、獨立學院的方式,以及獨立學院轉型為獨立高校的試驗,已經逐漸深入人心。而我們的省屬高校中,經費短缺是一個長期存在的問題。有的大企業對相關的院系有了合作辦學的經驗,讓民營經濟更多地進入高教領域有多重好處,一是可以減輕省級政府的財政負擔,專心致志地做好“純公共產品”——中小學、幼兒園的提供。二是更好地實現大學人才培養與市場需求的對接,提高大學畢業生的就業率。三是從這些大企業中,可以聘請一些既有實踐經驗,又有理論水平的工程師擔任這些轉型高校的專業教師。四是可以根據市場需要,在這些轉型大學中設立工程研究中心,縮短學生的培養周期。當然,也不排除國有企業收購這些轉型高校的可能。
  如果這個設想可以變成現實的話,科教與經濟的融合將會更加緊密。這裡有幾個技術性問題要進一步探討。一是為了平穩過渡,對於規模比較大的大學,能否分步實現混合所有制改造,即由政府絕對控股過渡到民營企業絕對控股,直至政府完全退出。二是大型民營企業可以獨立收購大學,也可以幾家聯合收購。比如,幾家建築公司,可能會對一所建築專科學校或者學院感興趣。三是從政府辦高校向企業辦高校轉變,是一個痛苦的過程。退休人員怎麼辦?大學的行政級別怎麼定?這些難題正好就是我們高校改革的方向。事業單位人員納入社會保障系統,大學“去行政化”,降低辦學成本,不正是我們夢寐以求的嗎?建議藉此次高校轉型,來一個高校改革的嘗試。十年前說這些,可能是笑話,現在說,條件已經具備了。讓我們在“進一步解放思想”的大背景下來思考這個問題吧。
  (作者系長江商報商學院教授、湖北省統計局副局長)
  ■葉 青  (原標題:讓民營企業參與600所高校向職業教育轉型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uxxabawezfkm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